高品质文库网

2020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8.1家庭电路教学课件 粤教沪版

时间:2023-03-20 03:54:37  热度:0°C

1、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8/1 家庭电路/新课引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家庭的电气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懂得家庭用电的常识,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让我们先来了解家庭电路/学习目标/知识讲解/一、了解家庭电路/1/请观察下图,看看电能是怎样从户外的输电线路进入到家里的各个用电器的/知识讲解/2/家庭电路基本组成及作用: 进户线 电能表 总开关 保险设施 插座 开关 用电器/给家庭电路提供电能 记录家庭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控制整个家庭电路的通断 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断开电路,保证用电安全 临时接用用电器 控制它所在支路中用电器是否工作 利用电来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强化训练/1/插座和用电器并联 2/各用电器之间并联 3/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串联的,为了安全起见,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4/插座有二孔和三孔之分,电冰箱用三孔插座/知识讲解/二、火线和零线/1/一般家庭电路有两根进户线,都是从低压输电线上引下来的。 其中一根叫做零线,正常情况下,零线跟大地相通,它跟地之间没有电压; 另一根叫做火线,火线跟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 为了安全起见,有些家用电器所用的三孔插座还加接了一根地线,即直接与大地相连通的导线,万一家用电器出现漏电,电流便从地线流入大地,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2/辨别火线和零线/测电笔/知识讲解/活动1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3、/1)认识测电笔/2)测电笔的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3)测电笔的使用方法/知识讲解/用手接触金属体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待测导线。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若氖管不发光,说明接触的是零线/3/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先要将电器的插头***插座或接线板上,这样就可以接通电源了。例如,将台灯的插头***插座,就是把灯泡接到火线和零线之间,闭合台灯的开关后,灯泡便发光了/知识讲解/强化训练/义乌中考)有关测电笔的使用(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 C/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 D/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C/知识讲解

4、/三、白炽灯/1/家庭中常用的照明光源是白炽电灯,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温度高达2000以上,呈白炽状态,发出的光呈白色/活动2 电流怎样通过灯泡/分别准备一个装在灯头里的螺口灯泡和卡口灯泡(灯头里有接线以模拟火线、零线),卸下灯泡,旋开灯头后面的盖子,对照图(a)、(b),仔细观察并讨论: (1)这两种灯泡和灯头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2)这两种灯泡分别是怎样让电流通过灯丝的/知识讲解/a)螺口灯泡和灯头/b)卡口灯泡和灯头/知识讲解/1/白炽电灯有卡口式和螺口式两种,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光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2/白炽电灯的灯丝用熔点高的钨制成; 3/安装白炽灯时,白炽灯开关

5、要安装在白炽灯与火线之间。 对于螺口灯泡,安装时火线经过开关后连接灯泡尾部金属部分;零线与螺旋套相连。 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点都在顶端,卡口灯泡可以任意连接火线和零线,但螺口灯泡接线时应该注意必须把火线连接到顶端的接线柱上/强化训练/青岛中考)白炽灯是将_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的装置。工作时,通过导线和灯丝的电流相等/ 灯丝的电阻比导线大,根据_可知,相同时间内灯丝产生的热量比导线多,所以灯泡烫手而导线不热/焦耳定律(或QI2Rt/电/知识总结/课堂练习/1/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_、闸刀开关、保险盒(或自动空气开关)、电灯、开关、插座等组成。开关和用电器是_联的;各用电器间是_联的;保险丝应_联在电路

6、中/电能表/串/并/串/课堂练习/2/(威海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_;若测电笔接触A到F各点都发光,说明_/断路/进户线的零线断路/课堂练习/3/白炽灯是我们常用的照明工具,下列对白炽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 B/白炽灯的玻璃泡抽成真空,防止灯丝氧化 C/白炽灯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D/白炽灯接在电路中时必须串联/D/课堂练习/4/【多选题】如图所示,使用测电笔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BC/课堂练习/5/观察比较一下“ PZ 220-15”和“ PZ 220-100”两种规格的白炽灯泡灯丝的粗细,根据它们额定功率的不同,说说灯丝粗细与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展示《2020春九年级物理下册 18.1家庭电路教学课件 粤教沪版》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gpinxiao.vip/doc/e421f41b516b6061.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