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文库网

二年级下册回声课文原文

时间:2023-03-20 04:44:13  热度:0°C

1、二年级下册回声课文原文 回声 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谁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

2、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妈妈笑着点点头。 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页 1 第 回声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探索科学的兴趣。 信息资料:1、生

3、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课时 课时安排:2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引发兴趣 1、 师:“声”想请同学们帮它找朋友,谁愿意?“声”有一个词语朋友叫“回声”(板书)。 2、师:关于“回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页 2 第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自主识字,短文复现 1、 师:这课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

4、识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呱、哩、圈、纹、返”都可以启发学生自学,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自己认记,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纹、反返。认记时要注意“里”读第三声,而“哩”读轻声。) 2、 出示词语,同桌互查,用星号评价对方。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一段。 1、出示多媒体画面。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 2、出示课文第一段: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3、图文结合,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 4、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页 3 第 五、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短文复现,巩固识字: 1 一天,聪聪来到鱼塘边,看见青蛙游来游去,就“呱呱呱”地学青蛙

5、叫,还捡起石头扔过去。水的波纹组成一个个圆圈,由小变大,可还没碰到岸边,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来的样子。 2、出示“纹、影、倒、洞、游”描红后观察。 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左窄右宽:洞、纹/左宽右窄:影) 3、示范指导。 (1)范写“纹、洞、影、倒、游”四个字,让学生仔细看,一笔一画都要认认真真写好。 (2)讲解要点:“纹”的纹丝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提/“影”字右边的三撇,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线上/“倒、游”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 4、学生临写。 (1) 古筝响起,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进入潜心写字状态,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脚稳”

6、。 (2)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3)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页 4 第 六、注意事项 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回声的资料 ,没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向家人请教有关回声现象。 第二课时 一、引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学习二、三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学生***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那只看不见的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回声的话,体会两次话的语速、语调都一样,理解回声的特点。 4、青蛙自己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

7、吗?你怎么知道的? 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从标点:问号、感叹号等来体会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5、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页 5 第 三、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1、思考: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默读第四段,用 标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2、演示解疑。(或者板画) (1)实验演示:(下面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观察水波的荡漾。) 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盆,里面放

8、适量淡红色的水。打出画面后,先让学生观察水面静止的样子。然后,教师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最后,让学生口述观察到的情形。 (2)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引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3)结合词语比较,复习“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字义的理解。 3、朗读感悟第五段 (1)指导朗读青蛙***话。 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该稍慢。 ***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青蛙听了***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 页 6 第出欢快的语气,节奏要稍快。 ***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六段 4 (1)***读,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2)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3)通过朗读与第二段的“高兴”进行比较。 四、分角色朗读,总结全文 1、分“青蛙妈妈、小青蛙、回声”等朗读全文。 2、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填空:回声就是_碰到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 3、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 五、指导书写岸、园、围 )六、读读抄抄(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展示《二年级下册回声课文原文》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gpinxiao.vip/doc/cd7b91b1d348c95c.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