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必看!《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含义及思维导图

时间:2023-05-27 10:44:22  热度:0°C

对中医了解过的朋友,或许都对《伤寒杂病论》有所耳闻。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名著之一,但其实这本著作由《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组成。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正是伤寒论中所蕴含的辨证智慧。大家正在学习中医的朋友们,有多少人读过伤寒论呢?

伤寒论被称为方书鼻祖,字字珠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所用的方剂被称为“经方”。

为什么经方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伤寒论的方子,只要辨证准确、运用熟练,对于现代多数疾病的治疗都是没有问题的。

提及伤寒论,不得不提六经辨证。

这里的六经,与《内经》中的六经内涵不太相同,但二者又有所联系。

伤寒论把***所得的疾病,按照六经分为六种,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病、少***病、厥***病。

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而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经,厥阳经,少***经,是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的六个病理阶段。

这与内经提及的六经有所差别。内经提及“六经”一词在《素问·热论》篇,此六经仅从热证而言;

而伤寒论的六经是从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虽用“六经”命名,但并非专指经络,而是后世医家对三***三阳经的简称,一经代表一阶段,且理法方药俱备,较内经的方***更为完整、系统和具体。

另外,必须明确的是,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是不同的概念,三者不能混称。

六经实际上是仲景及历代伤寒学家在全面继承《内经》六经的认识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来的一个高度抽象的生理概念。

根据***结构、功能、关系之不同特性,划分出太阳、阳明、少阳、太***、少***、厥***六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既互相***,又相互联系。

六经病则是***感受外邪后,六经系统功能失调或所系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的损伤而表现出来的病理现象,六经病证因六经生理的有机联系,自然构成病证之间的联系与转化等病理关系。

六经辨证是仲景及历代医家在六经生理病理认识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辨证与论治方法。

对六经概念的理解,各代医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六经脏腑说、六经经络说、六经气化说、六经地面说、六经形层说、六经治法说、六经病程说、正邪相争说等等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学说的应用。

因此,学会六经辨证,是《伤寒杂病论》理解经方辨证体系的关键;弄清这六经的实质,也关系到对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解与运用。

下面附上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思维导图参考,帮助各位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理解六经辨证:

六经提纲图

六经表里图

六经传变图

六经论治图

阳表病图2

太阳病图

太阳坏病图

阳明实证图

阳明虚症图

少阳经病图

少阳坏病图

太***经病图

少***经病图

厥***经病图

水证论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提供《学中医必看!《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含义及思维导图》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gpinxiao.vip/doc/c508d5572a53cec2.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