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二中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时间:2023-03-24 18:40:44 热度:27°C
江西省泰和二中高一(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所示,一个球停放在光滑的夹板a和b之间,则该球受到几个力abA、2个 B、3个 C、4个 D、5个2、一物***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5t+5t2,则A、 物体的初速度为2/5m/sB、物体的加速度是5m/s2B、 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D、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23、下列各组中,无论如何调节方向都不可能使合力为零的是A、8N、8N、8NB、10N、10N、1NC、10N、50N、100ND、2N、4N、6N4、一木板以5m/s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经过6S在水平面上通过多长的位移A、12mB、12/5m C、48mD、48/5m5、一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8S内的位移大小和第7S内加速度为t/s8442 4 6 84v/(ms1)A、 28m/ 4m/s2B、 B、28m/4m/s2 C、36m/ 4m/s2D、36m/ 4m/s26、马拉车加速前进时,则A、 马拉车的力一定大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B、 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箱内悬挂在车顶上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放在车箱底板上的物体A,跟车箱相对静止,A的质量为m,A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A、 向右B、 向左C、 向右D、 向右O8、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的墙上用细线悬挂一重力为G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悬线延长通过O点,将细线放长,则细线拉力T和墙对球的弹力N的变化情况是A、 T变小,N变小B、T变大,N变大C、T变小,N可能不变D、T变大,N可能不变9、一个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最初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6,则其每段位移的末速度之比为A、146 B、1510C、1511 D、1163610、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它力不变而将其中的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为零,然后又将这个力逐渐恢复到原来大小,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A、 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B、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D、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二、本题共二小题,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固定点橡皮条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上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子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12、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的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mm/13、张华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操作正确,分析及计算准确无误,现请你代张华完成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1)下图是张华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成的纸带上的点迹,并利用刻度尺量得的距离如下:SAB=10/0mm,SBC=12/1mm,SCD=13/9mm,SDE=16/0mm,SEF=18/0mm,SFG=20/0m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的瞬间,纸带瞬时速度大小为;VC=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BACDEFG泰和二中高一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 12 mm 13VC= m/s a= 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三、本题共四小题,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通过A点时速度是5m/s,通过B点时速度是10m/s,则(1)A、B间的距离是多少?(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多长?15、行驶的汽车昆紧急刹车后8S停下,测得车在最后2S内通过的位移是1/6m,认为车在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1)车的初速度为多少m/s?(2)8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是多少m?16、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10kg,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物体在6S末的速度和6S内发生的位移。(g取10m/s2)17、一个物体,质量m=100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位移s=60m,求(1)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2)物体与山坡间的动摩擦因数?(本题忽略空气阻力且g取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提供《江西省泰和二中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gpinxiao.vip/doc/a875f6358b4e5fcb.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