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试图更加高效地工作和用心体验生活,和铁牛的相处也很好。(But这般安排的代价是我的事业停滞不前、身体加速衰老)
对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爱,很可能成为一种借口,成为无形的***。
相处需要磨合,和宝宝也不例外。这段时间相处,我更了解他的性格和性格表现,也更多的去思考本性和变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还会在成长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以及与社会互动)下更加丰富多元。
所以,多点时间陪伴,用心了解他,才能更懂他。
另,生育问题是国之大计,网上的声音很多。不管是否愿意生,但之前都很关注这个问题及后期发展。
看到梁建章有篇采访系统性谈了生育问题。
评论区有人不干了,我贴过来:
采访人问题都提的很不错,但受访者的回复只有一半能看。
作为一名学者,他能对人口问题侃侃而谈;
但作为一名男性,他并不能完全理解女性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生育成本、社会福利等确实是一些因素,但生育价值不被肯定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
生育价值不被肯定也有梁的一份功劳:
“一旦过了孩子最小的阶段,能够提供更好的托儿所,以及保姆的支持,直到孩子上幼儿园,女性的成本就能降下来。等这10年窗口期平稳地度过去,女性和男性的职业发展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你离开社会几年试试看?你还能不能对社会问题侃侃而谈?你照顾不明事理的小孩几年试试看,看看你的情绪和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能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公司会不会为你保留10年的机会?
相反,在女性10年窗口期的时间中,更多男性去到了管理层,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不肯定女性生育价值的男性难道会因为女员工生孩子了而对她宽容吗?只会嘲“一孕傻三年”,会因为她有孩子要照顾认为她“不稳定”。
以上是社会层面的一部分问题,还有生育带来的身体损伤问题。生孩子对女性身体的损伤,这位学者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吗?
如果连这位学者这么有学识的人都不能意识到,还说着同一起跑线这种风凉话,还能指望哪些男性意识到?
出生率的前一指标是结婚率,结婚的前提是找一位伴侣,如果伴侣99%的概率不能意识到你生育付出的代价,并且还要求你生育,那他们甚至都没有办法走进婚姻的殿堂,何谈出生率?
看,大家都压力很大,当妈妈尤其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