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鲜少有人知道对于这场进攻越南的战争,***和粟裕有些分歧,这让***对中越战争
多了一分担忧,不过***的一席话,却是让***下定决心对越开战。
***与***早年合照
小平和***
要说起***和***,这两人的关系完全可以说是“君非知己莫与谈”,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和***默契配合,提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发展方针。对于这两人,毛***在***七届七中全会开始时,就特意介绍过。毛***评价***说:
“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所以,我看***同志行。”
毛***与***
而***作为与***一样的,在毛***眼里是“少壮派”的存在,他从毛***那里得到了与***相仿的评价:“我看***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
后来周***和毛***相继去世,***、***作为我党早期党员和重要***,带领着全国人民进入现代化建设上。
***和***在会议期间
在多年的共事中,***很支持***的一些裁决。就比如说在1979年11月,***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对历史决议起草组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决议要体现一个核心,即确立***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思想;第二,撰稿宜粗不宜细。
但是起草组写成的稿子要么过于正面,要么过于批判,这让***很不满意。这个时候,是***多次找到组内负责人,将***的想法和观点揉碎了,反复讲给负责人。
***修复彩照
比如***在这期间就有对起草组的负责人说:“小平同志提出《决议》宜粗不宜细,我是同意的。要在这个原则下面,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
在***的指导下,起草组最后写出来一份足够客观的《决议》,这让***十分赞赏,并对***的工作也进行了夸奖。
***与***工作默契
***谈对越自卫反击战:
同样是在1979年,***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也是用一席话,让***坚定了开战的想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讨论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和粟裕就进攻越南的战术方面存在分歧。这个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需要密切防范苏联上。
要知道当时苏联与越南沆瀣一气,***在讨论时经常思考:要是苏联介入战争,***军又该如何应对?
苏越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尽管在1979年1月底,***为了确定美国的立场,应邀去美国访问了一番,也得到美国“不会介入战争”的承诺,但是回想一下抗美援朝时期美方代表在谈判桌上的出尔反尔,***还是比较担心美国变卦,苏联直接宣布出兵。
而一旦苏联出兵,美国隔山观虎斗,中国就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纵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中国还必须提防美国的趁虚而入。因为如果美国选择了“隔山观虎斗”,那么以这个国家“利益至上”的奉行原则,它不可能不横插一脚来牟取利益。
美国时常“利益至上”
就在***内部对“到底提防不提防苏联”争得久久没有结果时,***站了出来。***明确指出:“苏联不会出兵。”
因为在***看来,虽然苏联和越南已经结成了军事同盟,但是苏联不可能给越南大量提供援助,更不可能直接出兵协助越南作战。就像中国担心美国会变卦一样,苏联同样对美国极度不信任,它也担心一旦自己动兵,美国会给自己扣上“武装***”的帽子,直接介入战争。
美苏争霸主题图片
毕竟在当下的冷战争霸格局中,美国是式微的一方,它巴不得苏联做出些什么过激的行为,给自己提供***优势,进而在各个层面削弱苏联。
最后***总结说:“这场战争中国一定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听完***的分析,***下定决心,不在提防苏联方面投入过量精力,但保险起见可在中苏边境增加兵力,仔细监视就行。
中苏边境巡视的***军
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中旬,***正式宣布对越作战。在之后的战斗中,苏联也确实如同***所说,并没有出兵,它只是在越南的多次诉求下,提供了一些***装备,出动了一批军事专家。
而美国在***宣布开战前,也基于想要联华抗苏的打算,专门致电苏联有关部门,警告苏联不要干些破坏当前局势的行动。美国表态后,***其实也松了一口气,有美国的表态,苏联之后肯定也不会直接出兵。当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信守承诺,如同***与卡特谈话时说得一样,让这场战争足够“简短”。
***与卡特曾谈过越南问题
通过近一个月的战斗,***军跨过谅山,直逼越南首都河内。再打下去,战争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于是在***的授意下,***军宣布撤军。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确实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