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自”的过程

时间:2023-05-27 10:44:53  热度:0°C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如果有人给你一个题目,说明汽车是怎么变化为今天这个样子的,你很容易就能够找到资料来回答。你也许会追述到卡尔·本茨在1885年制作的发动机汽车,也可能到1863年雷诺发明的汽车,或者1769年居纽制造的蒸汽驱动的三轮车。但这些都不够,完全的追溯,起码要到车轮的发明,那是公元前3500年前的事了,而车轮却诞生于制陶的圆盘。如果你穿越到没有车轮的时代,看着制陶圆盘,你可能想象出后来会有可以滚动的轮子和车吗?每一项新事物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某个现实的事物,然后便积累和演化,直到今天数之不尽的人造物。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人可以预见一个事物未来将演化出什么样的东西。立足于现在,我们常有的误解是轮子的发明是为了今天的汽车,那显然颠倒了本末。我们说人造物的发展是不可预见也不可预先规划的,这个观点(事实)还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然而,若我们说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预见且不可预先规划的,许多人就不认可了。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自己选择的,我们的未来是我们创造的,法律法规是由人制定的,国家机构是由人设立的。是的,没错,这些看上去都是人为的,那么为什么没有“盲肠完整鉴定局”这个部门呢?当然这是我随便编的,但足以说明,每个政府机构都是建立在群体需求上,并都有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群体的需求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形成的,比如对“不可知”的恐惧产生了对“神”的需求,与神的关系变迁产生了宗教;而1万年前,没有人想到会出现个***教。这跟工具的演变有完全一样的逻辑。没有人能够规划宗教的产生,你或许不信,因为不是耶稣创立了***教吗?首先,在历史上有无数多人想过要“带领人们走出苦难”,总结了很多神的“喻言”,但都没有创立出他的宗教,而***教也不是一个人创立的,许许多多人往里面“添油加醋”,关键的是,在适当的时间里,人们苦不堪言,实在需要有人以某种方式将他们带出苦难,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教的教义以人们的需求而“演化”着,其生命力才得以延续和壮大。政府结构、法律法规、道德***等任何在现实中影响着群体和个人行为的事物,都不是谁可以预先设定的,都是社会并不平静的发展过程中“自化”和“自正”出来的。不能因为禁止人们的行为有助于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就对所有的行为都作出规定,“法令滋彰”,规则过于多且繁琐,人们反而无法遵守,便都不遵守了,于是“盗贼多有”。这大概可以说明,法令并不是个人意志的随意产物,它要与社会现状相匹配才有意义和有效。老子很可能不理解社会合力形成社会形态的过程,现在看来他的结论比他的论证更为“正确”。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总是让赤贫的人们逐渐变得富足,而国家随之步入强盛,这说明了“无为”达至“自富”绝不是偶然的。当然, “自化”是否能够保证群体“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探究人的认知范围所决定的“自化”的程度。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提供《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自”的过程》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gpinxiao.vip/doc/7c661f8d5794e9a0.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