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 simplicity
悼念
Time is long and everything can be remebered
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刘先平先生,那位从不畏惧时光的打磨,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的老人,于2022年1月10日(农历腊八)走完了他用大自然文学呼唤生态道德的一生,魂归他热爱了一生的壮美大自然。如今冬季的校园里一切依然,只是再也没有那位穿着红色衣服,在散步时观鸟看树的的有趣老人!
先生
您听,作家班的孩子们在怀念您!
您看,孩子们定会以生态道德修身济国,和谐之花必将遍地开放!
——作家班班主任 周玲
2021年12月25日,借花献佛,参加了庆祝刘老师的生日。我当时想着下次,一定给老师带一束灿烂的花。
可再回学校,却只能献上一束白菊和无限哀思。
刘老师待学生极亲切,总是叮嘱我们保持好奇心,勇敢向上,作为学生,我受益良多。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丁佩(作家班一期学员)
非常敬重的老师……谢谢您把我们引上大自然文学之路。我永远忘不了高黎贡!
——唐宁(作家班一期学员)
这次告别是再不相见的,但老师教给我的东西***难忘。
感恩遇见,感谢您让我成为一个可以在自然中“满载而归”的人[合十][合十]
——王艳(作家班一期学员)
在心里,刘老师并没有离开,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撰写故事[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陶春悦(作家班一期学员)
先生千古!
——殳东(作家班一期学员)
我一直记得作家班第一次见面时,刘老师已经步履蹒跚,双手颤抖,但谈及大自然文学的创作时,眼睛就放出光芒,滔滔不绝讲个不停,那种热忱的状态真感染人。就是那种洋溢着活力的状态让这次猝然的离别显得那么那么不真实。
我们不会忘记一颗满溢着热忱的赤子之心,不会忘记有一个叫刘先平的人,用半生时光致力于大自然文学的创作,开辟出一片务实又浪漫的自然土壤,让我们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韩腾轩(作家班二期学员)
踏上过南海岛礁,穿越过云贵高原原始森林,泥泞的土地印下他的足迹,文学记录着他对自然澄澈的热爱。“写属于中国的大自然文学”,刘先平老师是一位探索者,更是一位领行者。
“他的肉体难免死去,但他的精神将化作天空中闪耀的星辰,大地上奔流不息的江河,永远照亮人间,永远滋养大地上的万物众生。”
——陈珏(作家班二期学员
)
前两天看到周老师的朋友圈,还不敢确信这个消息。刘老师的离去,是大自然文学的重大损失。炽热的光芒消散了,只留下余留的火星彷徨。刘老师为人的谦和,对学术问题的热爱和追求都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课程开始时,他还为我们讲述了酷似板栗的七叶子的故事。寒假我才开始看他的第一本书……离别,发生的太快,但也无可挽回。也许他会变成一朵花,静静听潺潺溪水。也许会变成一只鱼,潜进珊瑚海底,饱览生前所未看到的美景。不对,还是会变成一只鸟,不再受身体束缚,飞向大山,飞向峡谷,继续前往自然,***自在的冒险、飞翔。
——王鑫茹(作家班二期学员)
何其有幸,上过刘老师的课
刘老师在课上谈到自然,那活泼兴奋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致敬刘老师[合十]
——罗梓桐(作家班二期学员)
亲爱的周老师:
您好!我在今晨惊闻敬爱的刘老师离世的消息,心中无限哀痛。我虽薄幸,从今年十月至今,向刘老师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几月。但刘老师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一直都在深深地感染我,教育我。我对刘老师的敬重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现在回想与刘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唯有垂泪。再知我迟闻噩耗,欲见刘老师最后一面而不得,此心悲切而难表。顿感晨光冷冷如残暮,雀鸣声声号悲音,杜鹃凄凄失颜色。我唯有隔万千山水,于珠江源上,以我植山茶遥祭我师,求云雀以寄哀思。心中无限情,不知向谁诉。想来只有生者奋发,以报师恩。
周老师,想来您的悲痛更盛于我不知几倍。万望老师节哀顺变,珍重身体。我年少曾读蔡崇达的《皮囊》,我相信刘老师离开了带给他束缚与苦痛的皮囊,一定是真正***地永永远远地将自己的灵魂与他所热爱的大自然结合在一起了。从此,我们眼中的花,耳边的风,拂过的树叶,遇见的鸟兽,都有了刘老师的气韵。斯人从未远去,新者应更盼春机。
学生:张露丹
2022年1月1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