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第六十一

时间:2023-07-02 10:56:37  热度:0°C

篇名与要点

什么是五禁呢?其实,说的就是在五种情况下的禁治情况。

本篇主要以阐述***的宜忌为中心,包括五禁、五夺、五过、五逆等法,其内容以五禁为首,故篇名 五禁 。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

(译文)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治疗时有五禁,什么叫五禁呢?  

(原文)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五禁就是指凡适到禁日,对某些部位应避免***。

(原文)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

(译文)黄帝说:我听说***的禁忌有五夺。  

(原文)岐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

(译文)岐伯说:五夺是指在气血衰弱,元气大伤时不能用泻法***,以免更伤元气。

(原文)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

(译文)黄帝说:我听说***的禁忌还有叫五过的。  

(原文)岐伯曰:补泻无过其度。

(译文)岐伯说:五过就是指***补泻不要超过其常度,超常则为过。

(原文)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

(译文)黄帝说:我听说***应避免五逆之证。

  (原文)岐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

(译文)岐伯说:病证与脉象相反,就叫五逆。

(原文)黄帝曰:余闻刺有九宜。

(译文)黄帝说:我听说***有九宜。  

(原文)岐伯曰: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谊。

(译文)岐伯说:明确知道九针的理论并能恰当运用,谓之九宜。

(原文)黄帝曰: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

(译文)黄帝说:什么叫五禁?我想知道哪些时日对哪些部位不可***。  

(原文)岐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实,无发蒙于耳内/

(译文)岐伯说:天干应于人身,甲乙应头,所以适到甲乙日,不要刺头部,也不要用发蒙的针法刺耳内/

  (原文)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

(译文)丙丁应肩喉,逢到丙丁日,不要用振埃法刺肩、喉和廉泉***/  

(原文)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

(译文)戊己应手足四肢,每逢戊日和己日,不能刺腹部和用去爪法泻水/  

(原文)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

(译文)庚辛应于股膝,每逢庚日和辛日,不能刺股膝的***位/  

(原文)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

(译文)壬癸应足胫,每逢壬、癸之日不能刺足胫的***位。这就是所谓的五禁。

(原文)黄帝曰:何谓五夺?

(译文)黄帝问:什么叫五夺?  

(原文)岐伯曰:形肉已夺,是一夺也/

(译文)岐伯说:五夺是指五种大虚的病证。形体肌肉瘦削,是一夺/ 

 (原文)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

(译文)大失血之后,是二夺/  

(原文)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

(译文)大汗出之后,是三夺/  

(原文)大泄之后,是四夺也/

(译文)大泄之后,是为四夺/  

(原文)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译文)分娩之后流血过多及大量出血之后,是五夺。五夺证都是元气大伤,不可再用泻法。

(原文)黄帝曰:何谓五逆?

(译文)黄帝问:什么叫五逆?

(原文)岐伯曰: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

(译文)岐伯说:热***,脉应洪大而反见沉静,在出汗之后,脉应安静,而反见躁动的,是逆证之一/ 

 (原文)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

(译文)患泻下病,脉应沉静,而反见洪大之脉,是为逆证之二/  

(原文)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

(译文)肢体麻木重着,肘、膝等处高起的肌肉破溃,身体发热,而脉搏或一手或两手亦难以摸到,是为逆证之三/  

(原文)***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乃后下血衄,血衄笃重,是谓四逆也/

(译文)久病遗、泄、淋、浊、汗等***血受损之病,致使形体消瘦,若见发热,肤色苍白,枯晦不泽,或见大便下紫血块更加重了病情的,是为逆证之四/

(原文)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译文)人有久发寒热,形体消瘦,脉见坚硬搏指的,是逆证之五。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提供《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第六十一》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www.gpinxiao.vip/doc/3768d0925ffc030b.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