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都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常规操作”。
但是对于失能、失智的老人来说,却是“难如登天”,无异于一场“战争”。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规模逐渐加大。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以上有失能、失智老年人达4200万。
一旦老人失能,子女因工作、体力、性别等各种原因没办法时常在身边,无法帮助洗浴,另外护***气不足只能简单擦拭,不同的原因,给简单的洗澡加上了“镣铐”。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耄耋之年因病卧***。洗一次澡,都是奢侈事,有人甚至两、三年都没洗过。
长期不洗澡,食物、中西药、汗液等各种味道混在于一身,促使老人逐渐产生了自卑情绪,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孤僻和不想露面。
因此,对于高龄、失能老人,或是照护者来说,洗澡是一件高危的体力活。
如何让“银发族”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同时,如何维护自尊、自信的交流,成了失能老人迫切的情感需求。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故事!”
“好好洗澡,好好活下去!”
22年的重阳节,央视一个记录片《我给陌生老人洗澡的第二年》,看哭了许多人。
因为太耗费精力,因为一不小心,就太容易受伤。
许多人也才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叫做助浴师的群体正在兴起,每天专门***为老人洗澡洗头。
“孤独,不被理解,没有自尊是很普遍的事情。”
每个失能老人的家庭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
不过,助浴师引发的思考,不只是洗澡这么简单。
郑州助浴师小张
76岁甘肃的刘老先生(化名)是由小他两岁的妹妹找了小张来给其洗澡。
第一次见到面黄肌瘦,瘫痪在***,腿上的皮肤裂着白皮,如同鱼鳞般附着在表面。脱去外衣后,看见他身上长了褥疮。
在闲聊中,小张意识到老人心理状态不好。
因在要强的刘老先生眼里,自己成了家里的累赘,他一度自暴自弃,不好好吃饭,不愿见到太阳,身体每况愈下。
助浴的当天,小张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
“如果你不配合着我们,争取恢复健康,你妹妹将来会更累。你现在总想着拖累你妹妹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想不开,但你要记住你妹妹是你最亲的人啊,如果你不在了,她得多难受,为你流多少泪……”
也许是诚恳的态度与话语打动了刘老先生,让小张和刘老先生建立了“树洞”情谊。
在助浴后的一周,刘老先生的妹妹感到了哥哥的状态明显好转,后来继续把小张叫去给老人服务。
对于此份工作,小张说,“我们的服务其实更多地在于陪伴老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身处他乡的游子无法在父母膝前尽孝的无奈。
山东助浴师小邹
在山东烟台的小邹,从2003年开始从事养老的相关工作。
在小邹看来,助浴是服务,也是洞察人生的窗口。
一次,她遇到一位很瘦的老人。
老人因手术失误导致下身瘫痪,还插着尿管。
他的子女为其预约了洗澡服务,还想消除房间里味道。
给老人洗澡时,小邹和老人闲聊,嘱咐他要多吃饭,但是老人没有回话。
帮老人洗完澡,老人趁家人不在悄悄地说,“我不是不想吃饭,而是怕每次吃完饭,身上就会留下味道,怕被嫌弃,给家人添麻烦。”
当老人焕然一新出现在儿女面前时,小邹说,我能感觉到老人的开心和舒适。
“老人腰挺得笔直,为的就是和我们合影时能精神点。”
这么一群助浴师们,他们年纪并不大,不少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在子女或其他亲人下单后,由三四个专业的助浴师组成的团队,带上检查身体的仪器和洗浴设备***,对老人进行服务。
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在正式洗浴前,都会对老人年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来确认洗浴的时长和注意事项。
他们会提前和老人沟通,安抚,检查血压……
从泡澡、洗头、搓身到最后冲洗,加上前后消***、打气泵、充浴缸等准备,每个老***概需要一个半小时,收费400块。
为了不让老人尴尬,洗浴主要由同性完成。重要部位会用毛巾盖住,保护好每个老人的隐私。
“助浴师”作为“外来人”,客观上提供了多样的交流对象,可以满足老人对外界信息接收的渴望,满足他们对于社会的情感需求。
之于那些失能老人们,给予他们从身体,到心灵再到精神的过程,可以说是他们生命最后时光里,好好活下去的慰藉。
老年人的洗澡之困,是一个隐秘的角落。
这个“隐秘的角落”被助浴师们一点点走近。
除了***洗头、洗澡,很多城市的助浴师还提供理发、剪指甲、除螨消臭等“一条龙”服务。
他们中有辞去50万年薪职位的***硕士,有***为上百个老人洗过澡的90后年轻女孩。
相同的是,他们都在为能帮助到那些孤独的,未来我们终将变成的老人,收获着被需要的开心和幸福。
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不知何时起,去医院看病也成了一件走在疾病本身之前的难事。
北京陪诊师小王
60岁的陈女士因患上白内障,视力一点点消失,所以决定和丈夫从山东烟台坐高铁到北京就诊。
自己女儿的孩子刚刚出生,没有办法陪同,只要找了小王陪诊。
小王陪着两位老人挂号、检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匆匆而过,最后陪着在等待区的椅子上坐定。
三层眼科门诊的候诊大厅里不剩几个空座,陈女士与丈夫分散而坐。陈女士的丈夫不时走到小王面前,语气从请求变成焦急,“你去看一看,怎么还没有轮到我们?”
医院里四处都是焦虑的人群,刚入行半年的小王知道陪诊师的工作不仅是在求医流程上提供便利,也是为了安抚老人们病痛中焦灼的内心。
小王时不时的站起身来,陪陈女士的丈夫到诊室门口看一眼。
其实陪诊师要比想象中的辛苦很多。
每去一家不那么熟悉的医院,都得提前半小时到,熟悉流程,甚至提前将路线走一遍。
最终陈女士的问诊结果不佳,手术的风险太大,除了保守治疗之外,几乎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医院的走廊上,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小王安抚的拍了拍陈女士的背,细声安慰着。
对此她时不时的提醒自己,将情感与工作分割开,要求自己用一种职业化的方式来对待这份工作。
因没能求得良方,老两口乘坐当天的高铁返回烟台。在小王送他们通往地铁口的天桥上,夫妻俩想请小王一起吃个午饭,被她摆手婉拒了。
她看着挽着手上天桥的两个老人,给他们的女儿打了一通电话,大致是:已经抵达地铁站,两人一切平安。
互联网时代,文化进度,科技发展,助力着社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无论是陪诊师,还是助浴师,都是一份需要用真诚和温度去成就的行业。
我们也无比庆幸,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努力发现着我们未看到的社会困境。
并钻进新兴行业里,用心成就着另一种人生状态,努力填补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空白之处。
因为他们需要强大的内心,面对每一个失能老人的不同情况还能依旧谈笑风生,尊重老人。
想起一句话与大家一起共勉,“世界上没有伟大的人,只有普通人迎接的巨大挑战。”
谁也无法预料,在未来这些行业,究竟是朝着更好还是更坏的方向发展。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我们不能忽视失能老人的尊严和情感需求,不能让“能不能洗澡”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羁绊,还有很多观念需要转变。
助浴可以通过为老人服务,增加粘性,逐渐通过助浴延伸到老人家里的日间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领域。
这就需要更专业,更年轻的人来参与。
条条大路通罗马,星光从不问赶路人。
“一个行业要想健康、快速地发展,需要不断修正自己陈旧的观念,不断有新鲜血液和新思想注入,才能保证健康和活力。”
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应该是孤岛,理应有丰富的可选择的服务,有各种温暖的关怀和帮助。
何必陷于过去,执着于所谓捷径。转头看一下新事物,说不定就是柳暗花明的新出路。
人生辽阔,当你想要前进,全世界都得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