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战争全面爆发。
为适应***战争的新形势,******决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8月25日,***军委******及副******、***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3个师,援西军被改编为一二九师,***任师长、林育英任政训处主任(后改为师政委),他的堂弟***任一一五师师长。
8月27日,林育英出席了党在洛川召开的***局扩大会议。会上,他就统一战线和***战争的策略问题作了重要发言。他在谈到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时,一再强调指出:统一战线已有很大的成绩,但还不牢固,随时都可能出现裂缝,要提高警觉。在整个***过程中,***的实际领导权要掌握在***手里,指挥权不能交给***。为巩固陕甘宁边区,红军的出动应该注意到留下足以保障边区安全的力量。在军事方针上,主张不与日军直接硬对,而应在“侧翼”开展游击运动,不要求开始时硬打求胜,而应放在争取最后的胜利上。
他的发言,受到***与其他***的赞同。
在这次会议上,党成立了以***为首的11人***军事委员会,林育英榜上有名,排名第六,他的堂弟***排名第十。
8月29日,*********处决定,为统一全军的军令、政令,八路军下辖的3个师均成立“军政委员会”,一二九师军政委员会由***、林育英、***、陈赓、王宏坤5人组成。
9月1日,林育英与***一起回到陕西三原县石桥镇一二九师师部。第二天,***、林育英召开了全师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了洛川会议精神。9月3日,林育英又与***一起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林育英除向全师官兵传达了洛川会议精神外,还向全师干部宣布了***军委关于将援西军改编为一二九师的命令。
据李达将军在回忆林育英的一篇文章中说,林育英任一二九师政委时,工作困难很大,这里面有3个原因:其一,一二九师的基础是红四方面军,张国焘的问题处理后,干部、战士的思想非常复杂。原来不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认为,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大多是张国焘提拔起来的,执行张国焘路线也很卖力,处理张国焘的问题时,这一部分人也应处理;其二,几乎所有的干部战士对红军改编为国民***军想不通,特别对身穿******的服装,头带***帽徽的帽子非常反感,有的将领到的衣服、帽子摔掉了,还有的吵着要回家,不愿当兵;其三,红四方面军过去善于打大仗、恶仗,长于阵地进攻和阵地防御,抗战开始后,要以打游击战为主,干部战士一下子难以适应这个变化。
林育英以往未带过兵,在***没有任何基础,要带好这支几万人的***,是很不容易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林育英与***紧密配合,在***中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强有力的思想教育运动。
他还数次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并作了多次报告。他反复向干部、战士讲:“一二九师的全体干部要在认识张国焘***主义危害性的同时,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出现的这次***,责任在张国焘身上,不在下面。下面的同志只要了解了事情的***,提高了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就行了。他还教育大家说,党的原则是党指挥***,决不允许***指挥党。不管你本事有多大,人有多少,也不能与党对抗,更不能同党闹对立,每个官兵要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铁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
林育英的报告,对增强一二九师干部的团结和统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还几次找与张国焘关系密切的干部战士谈心、做工作,教育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从思想、行动上彻底与张国焘划清界限。有个原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听了林育英的谈话后,感动得流出了泪。原来强烈要求处理与张国焘关系密切的那一部分人,也从党的事业出发,顾全大局,放弃了要求。
对***改编换服装中出现的问题,林育英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反复向干部战士做解释工作,让广大官兵理解、支持***的路线和决定。他叫***部搜集一些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掳的书报、新闻,***干部传看,然后再用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对官兵进行思想教育。
他还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对干部战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对官兵们讲: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已降至次要地位。当前的中心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首先***日本帝国主义,不做***奴。只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才有阶级***可言。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仍然以******政府和***为中心,显然行不通。民族不能获得***,人民将永远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和***。
我们是人民的***、人民的战士。我们要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先报民族仇,再解阶级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自下而上发展。
…………
一天,他路过一个连队,正碰上战士们发牢***。
有的说: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现在又要我们去穿他们的服装,真是想不通;还有的说:******的服装穿在身上,就像山羊掉了角——比狗还丑。
林育英听后,停了下来,耐心地做了几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反复向他们讲明为什么要穿******的服装的道理,直到将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做通才离开连队。过了两天,他下到连队检查工作,又碰到一些战士说气话,还听说有的战士将帽徽扯下来扔了。他马上叫连长将全连战士召集拢来,他要亲自给战士们讲话。
战士们到齐后,林育英对他们说:“大家知道吧,西瓜外面是青的,里面却是红的。我们就是 西瓜政策’,大家帽子上的帽徽就是西瓜皮,人是里面的瓤子。我们***改编了,人民***的性质没有变,传统没有变,仍然是工农子弟兵。我们仍然归党***指挥。因此,大家不要对帽徽、服装问题想不通。这是说的***,我再说说自己。
过去在湖南时,白色恐怖严重。为了坚持***和生存下去,我在庙里当了和尚,我剃了发穿上和尚服装、鞋子。尽管我身上穿了僧人服装,但并不是真僧人,我还是中国***党员,还是湖南省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湖南省委的同志并没有因为我剃了发穿上和尚服装,而认为我不是***员,不是省委领导同志。我那时穿僧人服装,是***的需要,事业的需要。同志们今天穿******的服装,也是***和事业的需要。因此,大家不要太计较穿什么服装、带什么帽子的问题,关键要看***是不是为国家、人民打仗。”
战士们听了林育英的讲话,心里豁然开朗,那些扔了服装、帽子的战士,难过得低下了头。
林育英离开连队时,战士们自发地送了他老远才返回来。
在作战方针问题上,因那时***的著作还未下发,***与林育英对日军的战略战术及技术装备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
他们认为,日军不论在装备、技术、战略战术上,还是在战斗作风上,都比内战时的对手——******要强得多,加上他们用武士道精神训练官兵,战斗力很强。如果八路***打******的办法去对付日本侵略者,显然行不通,必须研究一套新的作战方法来对付日军。
过去,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影响下,搞惯了死打硬拼的阵地进攻和阵地防御。***改编后,******要求八路军各师在抗战中要机动灵活,避实就虚,以游击战为主。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一二九师一开到辽县,***与林育英就商量决定办一个游击训练班,训练***和地方游击队干部。
训练班开学后,林育英、***亲自去授课。他们授课的主要内容是:抗战为什么要用游击战;如何开展游击;怎样发动、***群众参加抗战;如何***民兵和自卫队等。据李达将军回忆,***与林育英在整训期间创办的游击训练班办得既及时,又成功,官兵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干部们分期分批地到训练班学习后,就带队到各地“分兵以发动群众,借以打击敌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在开展游击战时,既反对只游不击,又反对只击不游,坚持游而避实,击而就虚。
由于林育英与***在战略战术上的超前工作做得好,一二九师在后来的对日作战中屡屡获得成功。如在打阳明堡飞***时,他们就用了奇袭办法,一举击毁日军飞机24架,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7年9月6日,一二九师决定在石桥镇开全师“***誓师”大会。
这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天气起了变化,******有些困难,陈赓和李达一再向林育英建议,雨天在外面站久了,干部、战士恐怕会得病,建议将誓师大会改在晴天进行。
林育英不同意改期。他对陈赓、李达说:“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不是特殊情况,不要轻易变更。我们是***,如果朝令夕改,将会影响干部战士的情绪,誓师大会照常进行。”
陈赓、李达见林育英态度很坚决,便不作声了。
在誓师大会上,林育英代表******及***军委,授予一二九师指战员“红军十年纪念章”。
这次大会虽是在雨中进行,因准备周到,程序紧凑,指战员情绪高昂,会议开得极为成功。
誓师大会后,***一边学习,一边整训,为开赴***第一线作准备。
林育英在一二九师任政委时,还有一件事颇值得一提。一二九师未开到前线之前,***就在考虑如何以“***”为幌子,消灭这支他不喜欢的人民武装。因为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控制的地区已连成一片,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八路军有所发展,***心里颇不舒服。
为了切断八路军3个师之间的联系,***以“作战需要”为名,要调一二九师到石家庄去与日军正面作战,企图借日本人之手,消灭一二九师。***为达到这一目的,特派他的高参、与***有些旧关系的乔茂才带着他的手令去一二九师师部找***。
乔茂才到达一二九师时,***不在师部,林育英接待了他。林育英看了***的亲笔信,便知这是“借刀杀人计”。为使***避开乔茂才,林育英悄悄派人去告诉***,叫他不要回师部。另派一个人应付乔茂才。***觉得林育英这个建议好,一连几天未回师部。
林育英觉得李达做这事合适,马上派人将李达请来。
李达不知政委通知他来有何事,一坐下就问:“政委找我有急事吧?”
林育英将找他的意图讲了一遍,然后对他说:“你这次是代表刘师长接待乔茂才,既要对他热情,又要使他的目的落空。”
李达当即答道:“我一定将这件事应付得很体面。”
李达很机灵。他与乔茂才接触时,十分巧妙地应付了乔茂才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一再向他指出:不通过******和八路军总部来师部直接调***,是违反按系统指挥***惯例的,没有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我们***不会移动。
乔茂才在一二九师师部期间,几次提出要见***,李达以种种借口搪塞,使乔茂才无法见到***。后来,乔茂才在一二九师师部闲得无聊,自行离开了***。
据说,乔茂才因未完成任务,回到重庆被***狠狠训斥了一顿。
林育英在一二九师工作到1937年年底,因脑伤时常发作,不得不带着健脑器工作。后来,他坚持不住,经常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见林育英难以坚持正常工作,特地向******和八路军总部报告了林育英的严重病情,建议***将林育英调回延安治疗,并另派一位政委到一二九师。
***接电后,当即与张闻天等人商量,决定调林育英回延安,由八路军***部副主任***接替一二九师政委一职。
对林育英在一二九师的工作,李达将军在《发扬老前辈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一文中,作了如下回忆和评价:
张浩(即林育英)在129师工作到1938年春,即被调回***。他在***工作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是当时正是我党我军处在历史转折关头,即由土地***战争转向民族***战争,由反“围剿”变为***,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任务,这需要强有力地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张浩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使***适应了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张浩同志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是坚决和认真的,因而对一二九师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工作作风建设贡献很大,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