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岁月
静好的瞬间
皆是美好
你所遇见
世间辽阔,岁月流长
人生中,值得动容的事太多
遇见一朵花,拾起一片叶,遇见一颗星
仰望一弯月,记忆中的那条小河
遇见你,遇见微笑,遇见安暖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心中怀感恩,所遇皆温柔
那条小河
作者/朱延平每当我回老家,车子穿过乡间座座小桥,见桥***水淙淙,两岸芦荡葱葱,一种感慨,一种向往也由然而生。岁月悠悠,我的家后也曾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澈透明,潺潺流淌着,一眼望去,就像一条玉带飘向远方。依稀记得儿时,小河畔是我和小伙伴常去的地方,在那里挖野菜、割猪草、逮鱼摸虾及看水鸟盘旋飞翔。春日,河两岸田野弥望皆绿色,长满各种野草繁花,一片生机盎然。有木荠菜、苦莫苔、豆瓣菜,那为心叶遮挡一冬风霜的老叶正褪去,紧贴着地面,鱼肠草枯叶下泛起一遍绿色。近水边的芦苇就更显露出葱葱茏茏,那箭一般的芦芽悄悄钻出淤泥,密密匝匝的指向天空。一遍嫩绿,一股清香充满河岸。当芦苇长出叶子,我们就会摘下三两片卷成喇叭状,捏扁底端,放嘴里一吹,便会发出呜呜声。于是小河畔便留下一串串声响,也撒下我们童年的欢腾。家乡的小河
此时,河水轻柔,一如绸缎闪耀着跳荡的波光。水***隐约可见一种披纷的水草,我们称查游草,它长长的蔓随水流方向飘动着。当太阳升起,阳光照在水面上,浅水处可见一个个囗如一元***大小的洞***,那是一只只小蟹的家。水温渐暖,它们就会钻出洞***,到外面世界觅食,伸手就可捉住它。还有一些贝类,深水处是河蚌的***,浅水处,常见螺丝成群结队,背着硬硬的壳,在水里慢慢游动。如突然受到惊扰,就会收缩身子一动不动,风平浪静后,又缓缓探出头,伸出两只触须来继续去寻寻觅觅。此时,把手伸进水里,有一种温温绵绵的感觉,若捧起一捧喝两囗,甜滋滋的清凉沁入心脾。那时清晨,我常被母亲喚起,上学之前要完成当天的猪菜。于是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拿起镰刀,背起小背篓,来到小河畔。早晨的河边薄雾轻笼,空气格外清新。那时,尽管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也隐约知道父母亲的艰辛和日子的不容易。因此,也不敢贪玩,当我把带着露水的满篓野菜背回家时,母亲总不忘夸我两句,我也喜滋滋地觉得很有成究感。渐渐地河岸边芦苇长高,它像***的精灵,显得随意与散逸。同时丛生许多水草,这些水生植物是鱼类天然饵料。小鱼小虾喜欢在这里栖息,于是几种水鸟也飞来了。有体态小巧,羽毛斑斓的鱼鹰,它的巢就在河堤峭壁处的洞***里,很隐蔽。常见它飞起落下在眼前一闪就不见了。另有一种鸟如麻雀大小,叫声“呱呱唧”,我们叫它柴刮刮。它们有本领把相邻的三两根芦苇拢到一起,做成一个窝,糸在芦杆上,把蛋生在里面,准备孵儿育女。它们很机灵,若发现窝被动过,就会飞走,不再回来。偶有白鹭三两只披着洁白的羽毛,站在小河边,拍打着翅膀,此起彼复。脚步轻盈,叫声高亢嘹亮。最常见的水鸟叫苍鹭,苍灰色羽毛,个子高,脖子长,因此,人们叫它“长脖老”,常见它们几只或多只在河面上飞来飞去。它的巢多筑在附近村庄粗且高的树冠上,叼来树枝搭起来,里面放柔软的干草就成了。巢很浅像个大盘子,往往一棵大树上有几个这样的“盘子”。苍鹭是捕鱼能手,见它常站在浅水处,缩着头一只爪子收到肚子下,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又像在打瞌睡。小鱼小虾成群结队***自在的游着,它们毫无戒备。苍鹭发现目标,猛一冲刺,头扎进水里,揪住一条鱼啄住,腾地飞起,可怜那条鱼在它嘴里挣扎着晃动尾巴,见它转身就飞走了。家乡的芦苇荡
夏日炎炎,河滩上的芦苇已长得很高,成了一遍青纱帐。一阵风吹来,便活跃起来,前推后仰,沙沙作响,仿佛与风缱绻絮语,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当烈日炙烤着大地,在小河两岸劳动的人们,从高梁、玉米地里钻出来时,衣衫被汗水粘贴在身上,其难耐可想而知,总会迫不及待地跳进小河,让河水浸润着疲惫的肌体,享受着清凉。夜色降临,一轮明月由东方静静升起,流萤像小星星闪着光。万千青蛙一同放开臊子鼓噪起来,声震四野。河畔田野里众多昆虫也开始鸣唱。这时河畔有点***森森的寒气,因不远处有一片松树林,里面有几座孤坟,常冒鬼火。再说河道拐弯处,河堤陡峭,常有獾、三狸猫、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沒。到了汛期,河水猛涨,浊浪翻滾,小河像一条凶猛的水龙,挡住人们的出行。水鸟们也无法捕食,白鹭、苍鹭在河边徘徊,飞来又飞走,它们的孩子只能和父母一起忍饥挨饿。大雨过后,河水渐渐落下去,一切又恢复平静。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时,大多草木枯黄凋零,唯河滩上长满一种水草叫水关,碧绿悦目,特别茂盛。只长茎无叶,头上顶着金***似花又像果,它绽放在秋风瑟瑟里,装点了秋色,有着独特的芬芳,格外招人喜欢。人们常收割晒干,用它编织出的蓑衣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此时,岸边的芦苇变成金***,芦杆上蓬松的芦花洁白如雪。河水变得温和宁静,像个婉约的淑女。水浅浅清清的,近水边露出几株野生“紫藤”草,头上缀满一串串紫粉色小花,羞荅荅的垂下头来。渐渐地河水变成点断式,一塘一塘不可多得的水,静静地躺在河底,远离母亲河的呼喚,面对着蓝天白云。可就是这 一塘塘的水里,却充满无限的生机,是鱼、虾、蟹及各种水生物奈以生存的最后家园。儿时的我们对捕鱼捉虾是件最兴奋又充满乐趣的事。绝不是单纯为了尝鲜,而是为了好玩。那大大小小鲜活的鱼被捉住的惊喜,那圆溜溜沉甸甸的河蚌从淤泥里取出来的兴奋,让你感受到水中世界的奥妙和神奇。那时,虽然日子过得简单清贫,可童年却充满快乐。寒风凛冽,小河干涸,漫长的冬季终于结束。春又悄然来临,小河两岸又长满青草野菜小花。农民开始劳作,鸟儿陆续飞来,又是一派勃勃生机,日子就像这河水样流淌着,一年又一年。关于这小河的来历,小时侯听我的祖父说/ 清朝末年,江苏、安徽一带经常洪涝连年,庄稼、民房常淹沒于大水之中。百姓生活本来就苦不堪言,遇灾害更雪上加霜,饿殍遍野,哀号声声,难怪人们悲叹道/“汪洋一片白茫茫,烟波何处是家乡。”清朝晚期,外国传教士已陆续涌入我国。他们以兴办慈善事业救济灾民的名义来传播宗教。这条小河就是在清光绪年间,由美丽国传教士出资、以工代赈的方式开挖出来的,因此,得名“小洋河”。就像当时只要与洋人有关的产品,都会在名称里加一个“洋”字,如火柴、香烟、铁钉都叫洋火、洋烟、洋钉一样。我的太爷爷是当年挖河的民工之一,他当时正值青壮年。一月余的工程结束,工费是每人一袋三十斤的白洋面外加三块银元。这小河上游从南六塘河派生出来,它像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含着热泪依依离开母亲河的怀抱,带着***,带走洪水猛兽,由西向东北部奔流。在流到我们村后,凝望了一下村庄,转了个弯,敞开胸怀一路欢歌,流入北六塘母亲河的怀抱,汇入灌河,流入大海。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农田旱改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一条更大的民便河奔流在村旁,小河早就消失了。可她那清纯美丽的身影,却永远镶嵌在我生命中记忆的长河里,因她滋润过这片古老的土地,流淌过我祖先的汗水,也流淌着我童年美好时光。关于作者
朱延平,曾用名朱玉萍,淮***人。喜山水、音乐,好旅游、阅读,诗词仰婉约派。作品多随意,惟自娱而已。文海诗轩传媒精英团队
社长总编:那年
副 社 长:若惜 风铃
社长助理:烟雨
编委:若惜 红尘 刘洪涛 鹿晗 剑雄蓝莲花
暗香听雨风铃紫嫣茜雪念家乡森林狼
爱我中华 笑舒云袖
摄影部长:森林狼
宣传部长:杨彰
宣 传 部:古三槐常贵佳人
金牌主播:沧海一粟指尖轻语风华正茂彩衣纷飞
婉彤紫嫣茜雪淡静若水冷月白贺
翠翠鸟天蓝蓝 子龙 沧海知知
技术合成:若惜
◆◆投稿须知 ◆◆
免责声明:
1. 《朱延平【那条小河】文海诗轩传媒倾情鉴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36120132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