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一文读懂呼吸道合胞病***(Respiratory Syncyti...

时间:2023-11-21 10:35:51  热度:0°C

呼吸道合胞病***简介:

呼吸道合胞病***(RSV)属于副粘病***科,是1岁以下婴儿下呼吸道疾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与婴儿一样,免疫、肺或心脏系统受损的个体以及老年人也面临 RSV 感染的高风险。RSV 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细支气管炎,很少导致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暂停和死亡。该病***于1956年首次从黑猩猩的鼻腔分泌物中分离出来,最初被命名为“黑猩猩鼻炎”(CCA)。RSV 的两个主要抗原亚组 A 和 B 在糖蛋白 G 和 F 方面存在差异,并显示出流行病学差异。虽然亚型共同传播,但根据地区和气候的不同,一种亚型通常主导另一种亚型。由于RSV感染的临***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重叠,因此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呼吸道合胞病***结构:

RSV 病***粒子由包装在源自宿主膜的双脂层包膜中的核衣壳组成。在细胞系中培养的病***粒子由直径为100-350nm的球形颗粒和直径为60-120nm,长度可达10μm的长丝组成。病***包膜由融合蛋白(F)、小疏水蛋白(SH)和附着蛋白(G)组成。病***糖蛋白形成单独的同源低聚物,其表现为短表面尖峰(11-16nm)。基质蛋白(M)位于脂质包膜下方。基因组由***白(N)封装的单链负义RNA组成。RNA聚合酶蛋白(L)、***酸蛋白(P)和转录合成能力因子M2-1也与核衣壳保持相关。

图1:呼吸道合胞病***结构

呼吸道合胞病***(RSV)的基因组结构:

RSV 基因组由具有 10 个开放阅读框 (ORF) 的单链负义 RNA 组成。RNA的大小约为15/2 kb。它编码11种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称为反基因组的基因组的互补拷贝参与RNA复制。基因组和反基因组都缺乏5 帽或3 polyA尾。它分别由 3 和 5 端的引导区域和拖车区域组成。RNA由前导区组成,然后是NS1,NS2,N,P,M,SH,G,F,M2,L和拖车区,顺序从3 到5 结束。RNA包衣保护它免受降解,并保护它免受启动免疫反应的宿主细胞受体的识别。

图2:呼吸道合胞病***(RSV)的基因组结构(Sara A/Taleb et al/ 2018)

呼吸道合胞病***(RSV)的流行病学:

RSV 是一种广泛的人类病原体,可导致频繁的再感染。90%的儿童在头2岁内感染该病***,老年人群经常再次感染。在所有儿童中,0/5%至2/0%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50%至90%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5%至40%发展为肺炎。据估计,每年在儿童中报告3300万例病例,其中300万人住院,12万人死于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RSV 感染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早产儿、已有心脏、肺部、神经系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构成发病和死亡风险人群。在加拿大,RSV每年导致5800至12/000人住院,而1997年至2000年期间,美国报告了77/700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不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较高,2005年估计有66 000至199 000人死于5岁以下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RSV)的传播:

RSV 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呼吸道飞沫、病***飞沫进入眼睛、鼻子或嘴巴、污染物以及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例如亲吻感染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的潜伏期为 2 至 8 天,通常为 4 至 6 天,具体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是患者 RSV 的原发感染。发生与 RSV 感染相关的严重疾病的高风险患者包括:

1/6个月以下的婴儿

2/ 患有潜在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和儿童

3/接触二手烟的婴儿

4/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例如,免疫紊乱患者或最近接受过***移植的患者)

5/哮喘患者

6/心肺疾病患者

7/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年患者

呼吸道合胞病*** (RSV) 的复制:

吸附:

RSV 吸附在其受体上,如趋化因子受体 CX3CR1,通过吸附糖蛋白(G 蛋白)存在于纤毛上皮细胞的顶端表面。

融合:

融合蛋白(F)介导病***囊膜与宿主膜的融合,并将核衣壳释放到宿主细胞质中。

基因组合成:

负链RNA可作为RSV聚合酶合成mRNA和子带基因组的模板。表面糖蛋白产生后经翻译后修饰,并通过内质网转运到宿主细胞膜。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是通过mRNA的翻译合成的。基因组和反链基因组的后代也被合成。

组装:

基质蛋白(M)与复制复合物结合,并与F蛋白的细胞质尾部相互作用,使病***核衣壳被包装成病***丝颗粒。

释放:

RSV通过出芽过程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该过程将表面糖蛋白与构成病***包膜的膜一起吸收。

图3:呼吸道合胞病*** (RSV) 的复制(Swapnil Subhash Bawage et al/ 2013)

呼吸道合胞病***(RSV)的发病机制:

RSV 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受许多宿主和病***因素的影响。这种疾病的范围可以从轻度鼻炎到严重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虽然病***可直接显示呼吸道上皮的细胞病理学,但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免疫应答在疾病致病性中起更重要的作用。病***通过传播途径进入宿主体内后,病***迅速扩散到呼吸道,在顶端纤毛上皮细胞中繁殖。在典型的 RSV 原发***染中,宿主反应主要由 NK、CD4+ 和 CD8+ T 细胞产生的 IFN-Ύ 引起。接种 FI-RSV 或 RSV G 糖蛋白后 RSV 感染可诱导以 2 型细胞因子为主的免疫应答,并与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气道黏液产生有关。伴有过敏性炎症或缺乏 STAT1 介导的信号传导的 RSV 感染诱导气道上皮黏液并表达 IL-17 细胞因子。体液和细胞***性T细胞活化都被触发,导致病***细胞***性以及宿主免疫反应引起的细胞***性,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它可导致粘液、细胞碎片以及肺泡阻塞的小气道阻塞。其他影响可能包括睫状功能障碍伴粘液清除受损、气道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

图4:对呼吸道合胞病***感染的早期免疫反应(Sara A/ Taleb et al/ 2018)

呼吸道合胞病***(RSV)的临***表现:

RSV 感染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约 4 至 6 天开始。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流鼻涕、食欲下降、咳嗽、打喷嚏、发烧、喘息。

这些症状通常分阶段出现,而不是一次全部出现。在通常影响下呼吸道的严重感染病例中,它可能导致肺炎或细支气管炎。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

发烧、严重咳嗽、喘息、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紫绀(由于缺氧导致皮肤呈蓝色)、中耳感染(中耳炎)。

婴儿更严重地感染RSV感染,其症状如下:

呼吸短促、浅而急促、呼吸困难(每次呼吸时***肌肉和皮肤向内拉)、咳嗽、喂养***、异常疲倦、兴奋性。

大多数儿童在一到两周内康复,尽管患有慢性心脏或肺部问题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RSV)的诊断:

快速抗原检测:由于易于使用、周转时间短以及可接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RADT 在 RSV 检测中很受欢迎。然而,它有时会提供假***性结果,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必须考虑更灵敏的方法(例如PCR)。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直接荧光抗体(DFA)是一种相当可靠的方法,用于婴幼儿的RSV诊断,然而,由于病***脱落率低于年幼儿童,因此在***中的敏感性较差。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R检测):PCR 可检测鼻咽拭子中的 RSV,并以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抽吸物进行抽吸。它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和***特别有用,是住院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首选。然而,它比DFA更昂贵,并且在某些实验室环境中可能有更长的周转时间。

病***培养:不建议将病***培养用于初始临***管理,因为周转时间较慢,约为 3-5 天,敏感性较低。然而,它对于检测合并感染仍然很重要。它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病***也可以储存用于诊断研究。

诊断 RSV 并发症的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

1/ 用于检查白细胞计数或检测病***、细菌和其他细菌的血液检查

2/ *** X 线检查肺部炎症

3/ 脉搏血氧仪(使用无痛皮肤监测仪)检测血液中低于正常水平的氧气水平

呼吸道合胞病***的治疗:

轻度感染通常不需要任何治疗,RSV 感染期间不使用抗生素或支气管扩张剂。

支持疗法:

可给予患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和其他药物)以减轻发热。但是,绝不应将阿司匹林用于儿童。

鼻腔盐水滴剂和抽吸可用于帮助清除鼻塞。

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以开抗生素,例如细菌性肺炎。

重要的是要喝足够的液体以防止脱水,并注意脱水的迹象,如口干、尿量少或没有尿量、眼睛凹陷以及极度烦躁或嗜睡。

住院治疗:

对于进一步的并发症,医院的治疗可能包括:

静脉输液 (IV)

加湿氧气

呼吸机(极端情况下的机械通气)

目前,尚无获得许可并用于RSV感染的***,但许多候选***正处于临***试验阶段,以测试这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帕利珠单抗可以用于重症高风险的婴幼儿。

呼吸道合胞病***的预防和控制:

由于RSV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性干预措施以防止其传播。其中一些措施包括:

1/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2/ 由于病***可以通过无生命的物体传播,因此必须避免共用被病***污染的杯子、瓶子、毛巾、玩具、器皿等。

3/ 与感染者接触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

4/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上衬衫袖子而不是用手捂住嘴。

5/ 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应避免接触严重RSV疾病高风险的儿童,包括早产儿、2岁以下儿童、慢性肺病或心脏病儿童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

6/ 教育父母、照护者和卫生保健提供者有关 RSV 感染的风险、传播、预防措施和其他因素。

7/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针对RSV感染的被动免疫,如RSV-IGIV和palivizumab。然而,来自献血者的多***免疫球蛋白产品如RSV-IGIV 已不再可用。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本平台不主张对原文的版权。本平台转载仅仅是出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免责声明:
1. 《干货分享|一文读懂呼吸道合胞病***(Respiratory Syncyti...》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36120132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