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关顾的千亿级产业下游,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时间:2023-07-02 10:56:56  热度:0°C

作为年轻的一代,办公室的交际有时候就是从一杯奶茶开始的。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午饭或下午茶时间,大家一起点一杯奶茶,已渐成办公室交际的首场秀。

从传统的珍珠奶茶到现如今火爆的现制茶饮,茶饮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杯茶,启蒙茶文化。

这类茶饮之所以能获得年轻人青睐,主要是新式茶饮被赋予了年轻、时尚等特征。

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茶产品消费呈现多样化、时尚化、便利化趋势,各种果味茶、袋泡茶销量年均增幅达到120%,定制化、便携式、小包装的茶饮产品深受喜爱。

鉴于年轻人的喜好趋势,很难想象,那些穿插在大街小巷里的沿街茶叶店,看似门庭冷落却依然坚挺,从未关门。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片树叶

从“草根”到“顶流”的千亿级产业

一些贫困县市,通过一片树叶成就当地的一大产业,富裕着一方百姓。

这样的故事在各个省市频频上演着。

一个个茶园关系着一户户家庭的生计,这里还有一条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利益联结。

用两组数据来看,这是个庞大且稳步扩容的市场。

艾媒咨询近期发布《2022-202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茶叶产量已达到318万吨,比2020年增长24/8万吨,同比增长8/5%。

在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国茶叶行业市场规模也保持连年增长态势,增幅基本维持在8到11个百分点之间,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910/3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到3210亿元。

从艾媒咨询公布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在自饮时最喜爱的茶叶是绿茶(50/7%)和红茶(50/5%),其次是普洱茶(45/4%),此外,花茶和白茶也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送礼时,中国消费者最偏好的茶叶则是普洱茶(64/2%),其次是红茶(40/1%)。

总的来说,2021年中国消费者喝茶频率较高,有4成中国消费者经常(每天)喝茶,有近4成一周喝两三次,只有2成左右的消费者比较少喝茶。

一片树叶,带着茶叶从古至今的历史,更是带动一方千亿元的支柱产业。

反流量为王的它 圈子玩法

三年不开张 开张吃三年的茶行业

开一家茶叶店,先算一笔成本账。

好比入手一家几十平方的门店,单论租金至少需要十万,简单装修成本在二十万起,而茶叶的囤货量,六大茶系,多少各备一些样茶,就至少二十万。

整体评估下来,一家茶叶店的成本就需要五十万,更何况,日益增长的租金,逐年递增的人工成本,每一项经营成本都是一笔硬支出。

按投资回报比来算,一年需要卖出一百万才能回本。

互联网的当下,谈论最多的就是流量为王。开门做生意,人流量决定了生意的好坏。而这一定律并不一定适用于茶叶店。

那么,他们是如何坐享其成,成为超乎路边店生存法则之外的茶叶店呢?

其实,对于爱茶的福建人看来并不陌生,甚至颇为熟悉。大众看到的没有顾客的茶叶店只是一个表象,内在的却是内在的圈子生意。

茶叶是消耗品。在福建,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一张茶桌。联络感情、谈事,一场喝茶局就此展开。

单看朋友之间喝茶聊天,短短两三个小时,三到六泡工作茶也就消耗完毕。这种场景时时上演,一个月一斤的茶叶消耗不可避免。

在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九成的中国消费者有喝茶的经历,保持每天喝茶习惯的消费者占47/5%,茶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需。

有需求就有市场,虽然在信息传播加速发展下,茶叶知识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但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很难辨别六大类别茶系里所谓的老树、老枞、知名山场和普通茶之间的区别。

所以,熟人经济在这个行业适用非凡。

一旦建立起信任关系,老顾客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老板就会直接送货***,所以店内是否有生意,其实看不出多少端倪。

很多茶叶店的老板,在所属地的人脉资源,影响力有一定的基础,单靠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几个大节日,做采购礼品单,就有一笔利润。

茶叶不仅只是用来喝,对于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山场茶,还可以用于收藏。比如普洱茶和古树茶,岩茶中的***山场茶,都具有收藏价值。

如果囤到一款合适的收藏茶,虽然平时没有什么人买,但是溢价后,靠升值抛货,就能赚取超出市场的差价。

有些茶叶店只是一个窗口,作为待人接物的地方。

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因为兴趣融合在一起,不止于“喝茶”,还有社交。

他们不仅在于所消费场地的档次,更多的是以“兴趣”为引力,有着共同爱好、生活方式、消费倾向的人汇聚而成的文化与经济效益叠加的圈层经济。

在这里,茶只是媒介,其中被叠加了***、收藏、茶器等各种文化价值,茶与禅、修身养性等内涵深入结合,不断地发展相互之间的朋友圈,后续的赚钱就是时间问题。

总的来说,“熟人”经济在此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见面三分情”是中国熟人社会里,基本的社交准则。

因为熟人经济快速建立信任感的圈子,其传播优势可想而知。有了信任度,才有长期而稳定的客户,同时也降低了机会成本的投入。

“圈子对了,生意自然就来了。”在圈子之上的社***往,只会更加精准,最大限度的实现社群裂变式变现,那么忠诚度高的“大客户”大额消费也就成为一种可能。

总的来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有一定夸张程度,但是这也反映出那些有资源、有影响力,依然坚挺的茶叶店的经营之道。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殊之处,一个店铺开在大街上不倒闭,就一定有它的生存之道,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

圈子经济 能否持续

下一站,转型之路在何方

受大环境影响,市场上茶叶的消费没有呈现大幅上涨。每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从开始的信息不对称,到供不应求的产业红利期,再到产能逐渐扩大后的疲软期。精心打造的茶叶遇冷,***茶成为主流消费。

同时,随着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加,大众对健康、平价、质优的茶品要求越来越高。

有业内人士称,茶产业链条有明显的向后延伸的趋势。

供应链是连接生产者、中间商和销售的一个生态体系,一方面是原产地,另一方面是用户,中间涉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多环节,茶叶店作为中间链接的平台,如何抢占消费者渠道,又贴近消费新需求。

面对新需求,就要转型及应变。

艾媒调研数据显示,有61/4%的消费者希望提升茶叶礼盒的茶叶品质,而对于包装设计只有约33/7%的消费者期待改善。

中国茶文化影响广且深远,当下茶企需对产品品质进行反复打磨及调整,同时要求产业结构的不断地优化,才能让未来茶企业走大众路线,成为大众茶品。

茶产业规模化也需有效降低成本,通过建立统一生产标准提高茶叶种植和生产质量,形成科学种植,还需开拓全方位销售渠道,借助电商新零售渠道发展,抢占蓝海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实际消费端,日前发布的《抖音电商茶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茶行业18岁至30岁消费者规模增速迅猛,仅2021年7月至12月同比增幅就达到639%。

与传统不同,90后群体开始介入茶叶行业,新茶饮、新茶馆、新生态茶吧不断拉近茶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

当新茶饮不断冲击着传统茶行业领域,针对年轻消费者的更注重茶概念、品质的消费习惯,如何抓住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谁就赢在未来。

从线下数据——美团数据显示,仅在今年1月,美团平均用户主动搜索“茶社”、“茶楼”、“茶舍”等相关关键词的频次达到172万次,同比增长805/47%,涉及的团购套餐订单量超过1/5万份。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喝茶,年轻人对茶文化和茶生活有不同的理解,将会全面影响整个中国茶叶市场。

为了创造新的消费点,茶叶及茶叶礼盒商家对产品的形态、原料、功能、消费场景等方向不断探索,产品品类的丰富程度也会增加,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同时,茶叶制作工艺的升级,也为茶叶形态、口感的发展提供着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吴文武:谁说年轻人喝茶?消费市场数据却是这样说的

2、《艾媒网》2022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趋势:消费者对于茶叶品质有更高期待

3、《浪潮工作室》路边的茶叶店没人去,为什么还不倒闭

4、2022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产品细分化,新品类不断涌现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提供《无人关顾的千亿级产业下游,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gpinxiao.vip/doc/deb2b5cb837e56a7.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