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做外汇业务都考核啥?

时间:2023-07-02 10:56:01  热度:0°C

不知大家最近都阳了没有,本人还在***间,估计也快转阳了。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银行办理外汇业务,都图个啥?》,介绍了银行开展外汇业务的价值到底在哪?该不该大力发展外汇业务?引发很多读者的感想。

本次再写一篇关于银行开展外汇业务都应该从哪些维度进行考核,评价体系应如何***。

一个好的,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有效激发银行内部经营机构开展外汇业务的积极性,并且给予恰当的评价,是业务连续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常来讲,银行外汇业务的考核体系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方面:规模类、效益类、质量类、客户类、合规类以及特色指标,基本涵盖了外汇业务的方方面面,每一大类里面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小指标。下面就逐一给大家做个介绍。

首先是规模类指标,顾名思义就是重点考核各个分支机构的业务规模,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规模(或者国际结算规模)、结售汇规模以及外汇业务的资产规模。其中国际收支和结售汇规模可以从几个维度考核:一是规模的绝对值,就是给分支机构下达具体的任务数字,然后按照完成率打分;二是同比增速,同理;三是市场份额,就是各个分行机构的国际收支规模在当地(省或市)的市场占比;四是线性内插排名。就是把各个分支机构按照规模的体量大致分为几组,然后考核组内各个机构的排名,最后按照线性内插打分。

对于外汇业务资产规模,可以是表内 表外资产,或者单独考核表内/表外,具体维度包括规模的绝对值、资产余额全年的增量值(即年末余额减去年初余额)、或者同比增速等,然后按照完成率打分。

其次是效益类指标,主要包括外汇业务的非息收入(或中间业务收入)、利息净收入、营业净收入。如果说规模类指标考核的是分支机构外汇业务的大小,那么效益类指标就是评价他们是否健康,是不是“虚胖”。因为规模指标存在“倒量”嫌疑,让企业配合相对容易些,但是效益指标则不同,你要从企业那里拿走真金白银,没实力肯定是不行的。

效益指标主要考核的是收入的绝对值,下达具体的收入目标,按照完成率计算得分即可。营业净收入=非息收入 利息净收入,整体考核或者拆开考核均可。

第三是客户类指标,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客户数、结售汇客户数、衍生品客户数、外汇业务授信客户数。前三个好理解,就是曾经在银行办理过国际收支、结售汇或者衍生品业务的客户数量。最后一个是指办理过外汇授信业务的客户数,例如办理了表内或表外融资,远期结售汇或者衍生品等业务,这些均需要占用企业授信。

笔者觉得,这个客户指标,尤其是授信客户指标完成还是需要难度的。因为,外汇客户大部分是进出口贸易型企业,属于批发行业,虽然进出口营业额或者流水可能很大,但普遍是轻资产企业,缺少银行传统偏好的抵***物,所以授信受到很大制约。

第四是质量类指标,具体包括外汇业务的问题资产率、***资产率、问题资产规模、***资产规模等指标。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人民币,外汇业务的资产规模一般较小,在银行整体对公资产中占比也很低,不建议单独考核分支机构该指标。因为,如果业务基数,也就是分母不够大,出现几笔***就比较凸显,会很大程度影响经营机构的业务积极性。

第五是合规类指标。这个相对简单,主要是考核分支机构外汇管理是否合规,最核心的就是各自在当地外汇管理局的年终评级结果。

第六是特色指标,主要是针对各地区机构的特色,为其量身定制的考核指标。例如对于具有自贸区经营资质的分支机构,可以单独考核其自贸区内的资产规模、效益、客户数等,以及该机构与其他兄弟机构联动的规模和客户数、项目数等。

另外,对于海外分支机构,则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普通的机构去考核,除了上述常规的外汇业务指标以外,更应该加大对其与境内机构的跨境联动考核,例如联动的规模和客户数、项目数等。这样有助于真正将其打造成银行的海外平台。

以上就是笔者对外汇业务考核体系及指标设置的一些简单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感谢各位读者对本公众号的支持。如果需要一些高频数据,例如汇率实时走势、CPI、PMI、国债收益率、社融、社零、M1、M2、境外发债明细等内容的可以私信给我。

(完)

温馨提示:
1. 高品质文库网仅提供《银行做外汇业务都考核啥?》全文中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以上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章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gpinxiao.vip/doc/3035c447bc16fceb.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