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传统的时代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洪流而远去了,但它所残留的一些***的思想观念却映衬在一些人身上。
时不时的一些小新闻,让我们看到,即使我们现在不断地倡导男女平等,但在部分家庭之中,“重男轻女”这一观念,仍有它的影子。
“重男轻女”的可怕在于,严重的时候,它甚至会摧毁一个原属于女孩子的美好童年。
原生家庭对于她们来说更是一个难以摆脱的人生***影。
就好像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安家》里的房似锦,无法和原生家庭割裂,只能选择剧情式的和解结局。
近日,“我的脚就这么廉价吗?”
来自一位28岁的女生的呐喊视频,在网上掀起波澜。
不禁感叹,***的崩溃往往是在一瞬间……
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人从小被当作千金疼爱,有人毕业数年一直在工作,却连买双200元的普通鞋子,也不被允许。
在浙江绍兴的某个商场内,一家三口正在逛着鞋店。
女孩看中了一双200块的鞋子,她的父母却嫌弃价格太贵了,要求女儿把鞋子放下,转身就走。
因是自己想买的鞋,却遭到父母的拒绝。
28岁的女孩突然情绪失控,崩溃大哭。
女孩坐在地上抱怨,“为什么不给我买鞋?难道我的脚只配穿廉价的鞋子么?”
店员看到这情形有点微妙,赶紧表示可以打九折,便宜二三十块钱。
女孩听到后,继续问着,“为什么不给我钱买鞋?”
随后女孩跪倒在父母的面前,磕着头,苦苦央求父母。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父母漠视着,就是坚决不同意,甚至指责女孩:“你能正常点吗?”
随后女孩情绪更加激动,冲到外面的护栏上。
一边喊着,“我只是想要买一双好一点的鞋子。”
一边准备往下跳,还好有人拦着。
一些没有看到整件事情经过的人,会觉得这个女孩是不是精神方面有问题?
最后女孩在商场门口大哭,“我28岁,挣工资全部上交父母,你们不是帮我存着吗?买一双200块的鞋都不给买。为什么要对我这么残忍?”
在店员的陈述里,女孩追着父母跑到店外时还有在喊,“我就是想买一双好点的鞋子,200多都不舍得给我花,是不是只有弟弟才是你们的孩子?”
视频一出,网友们针对“子女赚钱后,工资是否要上交给父母?”开始了新一轮的热议。
“这个女孩应该是没想到工资都上交给父母,却想买双200元的鞋子都不能支配。一下子就难以接受了!”
“28岁,还不能***支配200块钱,这才是真正难以接受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一双鞋子的问题!”
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场面,印象中只有在幼儿园学生身上,但在“大龄女生”当中,却让人看出了别样的心酸与心疼。
这让一些人想起父母说,“年轻***手大脚,不如我们家长帮忙存着,以后有重要的事情再拿出来用。”
女孩将自己的工资全额上交父母保管,却没有***支配自己的钱,不禁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感到痛心。
网友们纷纷说起自己被保管的事情。
一位网友说,大学时候的奖学金都被妈妈保存着。妈妈说帮忙存起来。毕业那边,妈妈先填补了一些,凑个整数,全部还给了自己。
一位网友调侃说,从小到大的压岁钱都是被妈妈收走的,目前为止一分回头钱都没见着。但是现在的工资存在他的名下,只多不少。
所以说,因人而异,不能说工资放在父母那里保管就一定不对。
如果一些父母将女儿的乖巧孝顺当成一种软弱可欺,这样的以控制的想法和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家庭地位,是否是有一些跋扈?
另一个弟弟的地位,长期的累积出重男轻女的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多重的打击?
如果真如店员所说的,与家里弟弟差异化对待的结局,建议趁早“割袍断义”。
28岁的年纪,已经是***了。虽说父母缘分一场,但每个人的父母缘分深浅也是各不相同的。
想起一则旧闻,23岁杭漂女孩小洛(化名),因为心情低落到钱塘江旁散心,意***到涨潮被卷走了。
事后,小洛所在的公司出于人道主义向小洛的父母支付6万抚恤金。
可就在3天后,小洛父母却翻脸不认账,开始三番两次带人去公司***,并索赔41万。
而这个背后的原因,却是要给儿子买房交首付。
在那场争论新闻视频里,已经看不出小洛父母对女儿的愧疚感,反而更多的是对公司的“嫁接式”的愤怒。
“孩子为什么突然死了?自己养这么大都还没给啥回报?”
在索赔无果后,小洛母亲甚至歇斯底里的喊着:“一条生命没有了,就值6万块钱吗?”
也许在他们心里,生下来的女儿就是用来剥削的,有可能都有一定的明码标价。
其实,经济***不代表思想***,在相对缺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生们,我们要学会清醒。
她想要买鞋还要得到父母许可的女生来说,虽然已经有了获取经济的能力,但却没有获取到情绪价值带来的情绪智商能力。
受了如此大委屈的女生,也许就是在父母过于强势之下,可能从小就受到过于严格和苛刻的对待,最终才导致28岁的女生不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思想的***。
对于女生的成长来说,如果让她们莫名地背负了太多的不公平待遇,逐渐缺失太多本应该有的父爱和母爱。
遭受过多来自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伤害,那么或多或少女生都会形成***的心理疾病,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差,以至于影响到她们的整个人生。
女生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或许会导致性格中极度的缺爱、自卑和不自信,在感情中频频遇到渣男却还认为是自己不够好。
或许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也不敢主动去争取。经常都是一副自我否定和唯唯诺诺的样子,也有可能最后还患上了焦虑症和抑郁症。
她们原本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爱情和灿烂的人生,却因为父母重男轻女的培养方式,让其丧失了很多性格上积极的色彩,逐渐黯淡无光。
总的来说,父母的偏心就是扎向孩子的刀。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
“比孤儿更可怜的,是那些有着吸血鬼父母的孩子。”
没有谁生来就注定会被所有人喜爱。
没有一对父母是注定会无条件的爱他们的子女。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心灰意冷,即便是得不到父母的爱也没有关系,这个世界依然温暖有光。
至于那些人间至亲的亲子关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同处一片他,生存法则各不相同。
都说孩子是上天的恩赐,其实对于子女而言,父母又何尝不是一次恩赐。
拥有好的父母,人生一片坦途。
与其这样在人前崩溃,不如在寂静无人的时候,想好自己的出路。
可以选择,顺从父母的意愿,安心做一个扶弟魔,把自己此生的全部精力用在照顾弟弟上。
可以选择,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理出头绪。
那些受到的伤害,你可以不原谅,但一定要适时放下。
接受父母“不爱你”这个事实。只有认清现实,才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处境,这样才能够根据环境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再则,寻找能温暖自己的朋友或恋人,重新建立一段亲密关系,进入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让心有所寄托。
最关键的是获得经济上的***,找一份工作,拥有属于自己的收入,这样才能逃离父母的掌控;精神上***,让自己多“自私”一点,好好爱惜自己,凡事多想想自己,不能被“重男轻女”的那一套说辞***,也不要当无条件供养兄弟的工具人,你没有这个义务。
最后,学点情绪管理技巧,通过正念、冥想练习和自我觉察等,多观察和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