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极拳的桩法是一个体系,包括静桩、动桩和丹(操)。静桩不是死桩和枯桩,而是活桩与生机桩。桩的活态才是桩的生命。石明先生的太极拳桩法体系,不是单一的桩法,而是一个体系。桩法体系至少包括静桩无极桩,动桩探海桩,另外还有胯圈、摇辘轳、研磨肘也可以归到桩法的辅助体系。与动桩体系相辅相成的还有单(丹)操体系。静桩和动桩不是截然切开的,而是动中有静,静中寓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的整体。无极桩中需要融入探海桩,探海桩中需要蕴涵无极桩。无极桩是静桩,但不是死桩和枯桩。无极桩是活桩,是生机桩。这一点是站无极桩最重要的常识,也是初站无极桩的人首先需要树立的最基本的理念。实际的情况是,大量站无极桩的人,并没有理解和树立这种理念。有太多站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极桩的人,以为是在站静桩,实际是在站死桩或枯桩。由于片面理解无极桩的静就是绝对的不动,致使形体板结,气息凝滞,站成了板板桩、棍子桩。所谓死水不养龙,死水不藏龙。如果无极桩站成死桩,就无法化气,更无法化神。无极桩是活桩与生机桩虽然是一种基础的常识,但并不意味着简单和容易。相反,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并不容易。按照道教内丹理论,无极桩实际上有两个大的阶段,一个是小周天阶段,一个是大周天阶段。小周天是识神用事的阶段。小周天表面上看是用意念控制任督二脉的运转,其实一切用意念操控身体的形、气的行为都视为小周天阶段的事情。小周天是有为法、后天法。大周天是元神用事的阶段。有一种观点认为,气沿***所有经络走一遍就是大周天,这种理解绝对是错误的。虽然中医上讲***经络起于肺经,然后沿十二经走一圈。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经气的运行是循环无端的,也是人的自主意识无法控制的。真正的大周天其实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天的融合,放弃一切的自我意识,做到无我,才能天人合一,这个时候的我才是真我。大周天是无为法、先天法。站桩真正进入大周天以后能说的事情很少,本文的重点是小周天阶段,尤其是小周天的筑基阶段。在《太极拳无极桩习练基础规范提要》一文中,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无极桩的规范要求。这些要求不是站桩时的要求,而是在站桩之前先要进行身体形、意、气的调整。都调整好了以后,才能进行站桩。站桩前的调整,调的是一个动态而不是静态。之所以站无极桩要提出小周天的概念,就是因为小周天是***气息沿督脉(阳脉总汇)和任脉(***脉总汇)周流不息的一个过程。调形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气沿小周天运转的过程,同时辅以中脉(百会对尾闾及延线)和两条侧脉(肩井对涌泉)气的通畅。调桩过程中,两脚一开,就要把两条侧脉的气路调出来,井口对泉眼,气路才会通。膝的形态也是要保证气的通达。胯更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形态,要通过开胯、合胯、坐胯将气从下往上提。这个提不是生提,而是气的自然通畅。胯、腰、夹脊、胸、肩、顶、下颚的调整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石明先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调影不调形。这个思想来源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影实际上是一个由意构造的象。坐胯不是坐的形的胯,而是影的胯,鼓腰也是鼓的腰的影,收下颚也是收的下颚的影。如果以意去调实际的形就会形成形与意的双重,双重则滞,在形上就会形成死桩。关于这一点,近期将会专门写一篇《从动静分合谈初期的形意分家》。在站桩前形的调整完成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理丹田的问题,这是初期筑基炼己阶段最核心的问题。关于丹田,目前太极拳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气沉丹田,在前面《“气沉丹田”断句探疑及意义》一文中,我们已经论证,这其实只是因断句错误而形成的误解。气沉丹田完全不符合道教内丹***的基本原理,并且在此之前也没有任何内丹流派按照气沉丹田的方法去***的。在《老子铭》中提出了“存想丹田”的说法,这是关于丹田最早的提法,也是最正确的提法。丹田与玄关直接相关,但不是玄关(关于玄关,可以参看《太极拳进阶谈4——入门须由玄关》)。丹田要按照玄关的原则用意去构建,这里用意既不能太过,也不可不及,而是恰恰的好,这个恰恰的好就是火候,丹法里面很多隐晦难解的术语都与火候的处理相关。如何处理这个刚刚好的火候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仅凭猜测和臆想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仅是意想丹田,还是一个死桩,在真正开始站桩以后,这个“想”也要去掉,只留下一个“象”,即所谓的丹田的“存”或者说“在”,只有去掉“想”以后,丹田才与气真正***,形成动态的呼应。这个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有生机的无极桩。关于丹田的处理,我们会在另一篇文章《无极桩基础规范详解(10):丹田相关原则和方法导论(下)》中予以详细说明。在筑基的过程中,还要专门通过动桩和丹(单)操从形、意、气三个层面完成动的训练,并把动的训练的成果整合进无极桩。筑基阶段的后期,将会出现胎息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无极桩由有为的活态与生机转向无为的活态与生机的一个过渡。然后到化气、化神阶段,将进入一个更***级的活态与生机。当真正还虚以后,就是大周天阶段的活态与生机了。
免责声明:
1. 《无极桩规范详解(12)死水不养龙——无极桩的活态与生机》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若《36120132文库网》收录的文本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我们删除。